2013年2月17日 星期日


聖嚴師父禪風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(引用自法鼓山網站)
   同時承繼臨濟與曹洞兩大禪宗法脈的聖嚴法師,所指導的禪修活動,已經遍及世界各地,而為當代重要的國際級禪師。作為一位禪師,聖嚴法師的禪風卻與傳統禪宗的禪師不同,而有其個人的創見與詮釋,並以獨特的禪風為現代人開出不同的禪修之道。
   
   靈源老和尚德高望重、修持深厚,昔日曾接引聖嚴法師打破疑團,結下殊勝因緣。日後,聖嚴法師亦成為臨濟宗法脈的傳人。
   
   東初老人承繼曹洞宗法脈正傳。昔日在其座下二度出家的聖嚴法師,亦於東初老人圓寂後,紹隆曹洞宗法脈,秉其遺志、發揚光大。
   
   法師的禪法兼顧現代人的需求,處理現代人遭遇的問題,也融攝佛陀本懷與漢傳佛教重要智慧遺產,其禪風具現代觀,又最為實用、安全而健康,為理性、感性兼具,智慧與慈悲互動的禪法。

知見與內證經驗並重
  相對於印度傳統修行中透過次第禪觀與知見洞徹以達解脫的目的,或中國禪宗所強調的「不立文字,以心傳心」的頓悟法門,聖嚴法師的禪風則涵融二者,強調在不同層次下,適應不同的根機,佛法本無頓漸之別,人根卻有利鈍之異。
在禪修過程中,知性的訓練,邏輯的推理與演繹不是修行的障礙,但僅是「方法」與「過程」,而非「目的」。而究竟的悟境與精神,則承繼中國禪宗最上大法的)「無言之教」,以《維摩經》的「默然無言」,《楞伽經》的「無門為門」、以及《金剛經》的「無法可說」等教說為依歸。
  
   在禪修過程中,需透過知見、語言說明的輔助,但在進行禪修時,不是邏輯、推演的思考,不是意識的推理與思辨,而是禪觀的訓練。而禪修進入相當層次後,進入「絕言絕慮」,通達圓滿之境時,則強調萬緣放下、方法放下,連放下之念也放下,自然不落於語言文字與知見的葛籐絡索之中了。
   
   至於進入悟境之時,若執著語言文字,便是最大遮障。因為悟境「開口即錯,動念即乖」,所以思想、知識、語言、文字、邏輯推理無法解釋說明任何一法的事實全貌。而祖師悟後的法語、銘文、歌偈透露了悟境的訊息,可作為通向悟境的指標,而非悟境這樣事實。
   
   此外,從菩薩行的觀點,法師所秉持的是大乘菩薩精神,傳播正法的人,為了指示眾生如何離苦得樂,轉迷成悟,便不得不透過語言、文字、符號、知識、形式,讓眾生得以有個下手修行的著力點。目的是為眾生說,但對悟者而言,是無住著、無繫念的,他們用的語言文字,只是單純的工具而已。禪修者最終必要捨卻一切語言文字,禪修的指導者為避免修行者墮於空空如也的斷滅見,或落入撥無因果的邪見,所以法師重視正知見。這是法師現代化禪法對現代人的重要意義與價值。

開展般若智慧而階次分明
   法師的禪學思想重視智慧的開發,因此所謂的見性開悟,不在於四禪八定的成就,而在於定慧不二的日用。但在禪修過程中,一方面依不同根器的需求,一方面適應現代人的需要,又有一套完整而階次分明的具體法門可供社會大眾依循。
   
   唐朝以前中國禪以修定的禪觀為主,唐以後,初期中國禪宗以慧為目標。法師的禪法則涵容二者,法師指出,禪修必須經過定的過程,但卻不以定為目標,而是以定為進入悟境入門的手段。所以修定不修慧易落入與外道相通的四禪八定;修慧不修定,進入空慧悟見佛性的可能也很困難。
   
   因此法鼓山的禪法「重視智慧開展,而又階次分明」,兼攝修慧修定法門,亦提醒行者禪修究竟仍為定慧不二的三解脫門(空、無相、無願)。既重視慧悟,也未曾輕忽禪定基礎,只是兩者之間有層次之別,修定為基礎,是重要的入門,用以藉境鍊心,讓心止於一境;然後心不執境,而歷歷分明,這才是智慧的現前。慧悟為禪的根本,修定只是過程。而如為利根,也可以不歷階次,不必經過修定的過程,直接進入慧悟。因此在聖嚴法師的禪修系統中,禪定用以轉化身心,參禪則以修慧為目的。
   
   從禪修歷程的必要性而言,修禪者可能會經歷禪定的境界與狀態,但也可以不假禪定經驗而體證悟境。從心的狀態來看,禪定是從散亂心、集中心到統一心;參禪目標則為超越統一心,進入虛空粉碎之無心狀態。
   
   法師的禪法,重視心的覺察與觀照,透過日用修行、生活實踐,時刻皆為用功時機,為一入世化世的禪法,而在基礎上,則需透過漸進的次第達到身心的健康、安定與自在。

重視次第、老實修行
   法師的禪法,以智慧為目的,但過程重視札實的訓練,次第嚴明,重視老實修行。因此禪雖為頓悟法門,法師也重視悟前與悟後的修行。雖然從開悟的狀態來看,禪是頓悟法門,因在達到慧悟的一剎那,便是豁悟。開悟多是突然出現的,很少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出現。但無論運用的是曹洞默照禪或臨濟話頭禪,一般而言,二者皆有方法、皆須耐心的修持。
   
   而如果從開悟的結果來看,頓悟所悟的,不是究竟成佛的佛,而是眾生的佛性與佛因的開展。因此頓悟而得明心見性,是證明自性與佛無異,自信必成佛道,是正式進入成佛的歷程,所以頓悟後仍須漸修。悟後為保持開悟的心境,也要修行。
   頓悟是由漸修的善根而來,如果沒有已往的漸修,便無現前的頓悟,亦即頓需透過前行之漸修;漸是頓的前因,頓是漸的成果。法師以頓悟之一剎那如最後一念之點破形容,頓悟是最後一緣所促成,但在那一緣之前,無論是現世之漸修,或往昔生中所打下的根基深厚,都是累積而來者。因此即便是一念點破一剎那之頓悟,也從漸修而來。所謂不假修行之禪宗頓悟,說的是現世之機鋒因緣。頓悟為漸修的開端,漸修為頓悟的實踐,悟的是理體法性或佛性,所以頓悟是成理佛;仍需漸修事相功德,積集圓滿,才得以成事佛。這就是「理以頓悟,事以漸修」的頓漸觀。法師並指出,這就是禪宗對頓漸問題的範型觀點。
   
   法師的禪法秉持中國禪宗與大乘禪法的基本立場,視禪修為頓悟法門,但所悟的為理體的佛性,所以仍須於悟後漸修,而非一悟永悟悲智圓滿的果位佛。一方面肯定眾生皆有成佛之可能的如來藏,以強化眾生實踐禪修的信念;一方面強調只要一念與佛的悲智相應,便與佛性的功德相應,而這也就是建設人間淨土的理念有成為事實的可能。

禪學思想
         聖嚴法師的禪學中心思想,主要為「空性」與「無我」的闡述與體證。
   
   空性思想即承繼自原始佛教與中觀思想的「緣起性空」,「無我」也是三法印之一,結合六祖壇經的無念、無相、無住,因此,法師的禪法雖承繼中國禪宗的法脈,卻不至於因為中國禪宗的如來藏思想色彩,而被視為真常的神我、梵我的問題。
   而法師空性思想的闡發,則為大乘禪宗的空義,包括「應無所住,而生其心」的思想,乃是不執空有兩邊,超越空有兩邊的,成為入世而不戀世、出世而不厭世的基礎。也使法師的禪法,不是製造逃避現實的隱遁者,而是推動淨化人心淨化社會的菩薩行者。空及無我思想,一方面為法師禪學思想的基礎,同時也透過對空及無我的闡述,勉勵出離煩惱心,成就菩提心。
   
   此外,法師的禪法中,所謂的開悟、禪悟,就是超越一切的對立,舉凡空有、生滅、淨穢、來去、善惡等均應超越,這就是般若、中觀的立場,不僅不思善不思惡,連不思也要超越,才是真正的無我境界。首先要肯定有煩惱的自我及能成佛的自我,繼而放下我執,最後則是連放下自我的執著,也都要超越。此即如法師所言,無論是主觀或客觀的自我,無論是局部小我或全體的大我,乃至解脫的自我,只要有自我中心的情執存在,就不是悟境。

法門與傳承
        在實踐法門上,聖嚴法師的禪法具有前述禪風中所謂的重視慧悟,而又強調老實修行的基礎訓練。因此,法師的禪法從基礎的入門下手,以數息法、隨息法、念佛法等讓禪眾安定身心,讓心念從散亂心的收攝,到集中心、統一心的階段。
   
   而在進入突破統一心的階段,欲達到無我的層次時,同時繼承臨濟法脈與曹洞法脈的他,在此階段,主要運用臨濟宗的話頭禪,以及曹洞宗的默照禪,間或隨順禪眾根器,而以天台宗的止觀禪法攝眾。

   他的話頭禪偶有古代機鋒峻峭的風格,許多經過他所指導用話頭方法的禪修弟子,對此皆有深刻的感受。而默照禪法也是法師接眾的重要法門,隨著眾生的特質與需求,放鬆與逼緊,互補互用,便成為禪堂的活潑風格。專修不同禪法的禪七,甚至創台灣佛教紀錄的禪四十九,便以不同的禪法而增長了禪眾的修行經驗。

   此外,強調身心安全、安定與健康的法師,在禪堂中也推出一套動、靜兼修或坐或立的運動方法、慢步快步的行走方法,都是法師的所教禪法的特色。另外,法師重視慚愧與精進、感恩與懺悔,以此為禪修者的輔助方法,在坐禪感到不穩定時,在修行受到障礙與干擾時,使用這些方法,對禪眾有很大的幫助。

   而以大乘佛教的菩薩行者為基礎,開展出來的禪修法門,發願與回向更形重要。此所以法師的教法中,發大菩提心是始終一貫的要求,初發心時,就是發的成就國土成熟眾生的菩提心。而於修行過程中,時時要將所修的心得分享眾生,便是回向心。
   
   而在禪堂外,法師重視生活中的禪修,因此,將禪法運用於生活中,提出種種自我覺察、觀照的方法及觀念,提供弟子們在任何時間、地點,都能派得上用場。這套活用及實用的禪法,也對許多社會各業的菁英人士影響很大,不但讓參與禪修活動者受用,也間接幫助了他們的工作夥伴。

應用與現代化
   聖嚴法師之所以成為一位國際級的禪師,之所以運用禪法指導眾生修持,有一莊嚴的動機,便是立基於現代社會的需求。因為對於現代人的身心不安,禪修的觀念及方法確實很有用。因此法師的禪法不是教人避居山林,而是在參加定期的共修之外,用之於日常生活中的。所以讓人離開群體共修的禪堂之後,更重要的是時時處處都能有用。

他的禪修理想是:
健全人格、淨化人心、淨化社會;協助大眾認識自我、肯定自我、成長自我,從煩惱的自我中獲得解脫,便是消融自我。

禪修的原則為:用放鬆身心以健全身心,也就是身體健康、心理平衡、人格昇華,以智慧心及慈悲心的增長為著眼。

禪修的方法則包括:以動中的安定、靜中的清明為原則;對不同的對象,給予不同的方法,以為禪修之著力點。諸如數息、念佛、禮拜、經行、參話頭、默照以及單純的工作,皆因人因時而異。

禪修的步驟為:放鬆身心、集中身心、統一身心和境、放下身心和境、和光同塵於身心和境;一切都有,就是沒有自我中心的執著。

禪修的生活:
將禪法運用於生活的原則,則是少欲知足,重視心靈淨化,使境隨心轉,而非心隨境轉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