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12月2日 星期日

修行與中道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修行與中道      出自聖嚴師父-虛空粉碎-
        
        話頭法門與佛法有什麼關係?其實兩者是不可分的。佛法就包含禪法。如果禪沒有佛法,就不是正確的禪。修話頭時,就是在修佛法,反之亦然。我會解釋這是什麼意思。

        釋迦牟尼還是年輕王子時,看到了生、老、病、死之苦,因此出家尋求離苦之道。成佛之前,他經歷了多年的艱辛,跟隨不同的老師,修行不同的法門,練習不同的打坐方式。這些都幫助他在靈修方面的發展,卻不能讓他完全滿意,因為他依然無法找到解脫人類痛苦之道。他終於走上自己的路,苦修了六年。在認真苦行,歷經身體的煎熬之後,變得很虛弱,精疲力竭,卻依然沒有達到他的目標。他開始明白極端的苦行只是苦上加苦。釋迦牟尼已把王子養尊處優的生活拋諸腦後,也未能透過苦行達到他的目標,因此決定自己必須在兩個極端之間找到一條路。

        因此他發現了中道,累了就休息,餓了就吃喝。為了恢復力氣,他有一次接受了一個年輕女子供養的羊奶。當他恢後健康時,他就找到一棵樹,在底下打坐,發誓非坐到開悟不可。他放下了以往一切的經驗和念頭,到了第六夜目睹明星,頓時了悟佛道,當下成佛。他體驗到的是頓悟,而那只有在放下一切的執著之後才會出現。有些人也許會看著星星,心想:「多美啊!難怪釋迦牟尼會開悟。」但是你也可以看著星星,一直到自己死的那一天依然沒有開悟。佛陀開悟的真正原因是因為能放下心裡的一切。

        如果你能透過修話頭生起疑情,而且如果那個疑情可以變成大疑團,把你整個人包在裡面,那麼即使是一隻鳥在你頭上拉屎都能讓你開悟。鳥屎並不是你開悟的原因,而只是眾多因緣之一,不妨把它稱為帶來你開悟的契機。如果開悟,那會是因為你自己的心地成熟了。當心地因為因緣而充分成熟時,任何事件都能刺激它拋棄虛幻的自我。當思惟心像那樣脫落時,就可以體驗到頓悟。

        釋迦牟尼佛知道,如果在歷經所有艱苦之後自我感依然堅固,尤其是執著於要開悟的自我,那麼苦行並不能帶來開悟。然而,苦行至少能約束身、口、意,不讓人去做壞事。如果釋迦牟尼放棄苦行,而去享樂,開悟將更遙不可期。如果他陷溺於五官之慾,那就不是修行。修苦行至少能幫助人覺知煩惱,沉溺於享樂則會使人昧於煩惱,即使被煩惱包圍也不知道。因此,釋迦牟尼決定採取中道而行,避免苦行和享樂這兩個極端。

        很多人認為中道的意思就是既不陷溺於享樂,也不忍受痛苦,但如果這意味著什麼都不做,就是錯誤。佛法所說的中道,就是一切事物都是由因緣的動態作用所構成此一基本真理。因緣的作用印證了沒有一個內在、獨立的自我存在的實體可以讓在我們稱為「我」或「自我」。

        萬事萬物透過因緣而呈現了遷流不已的現象。因此,一切事情都是無常的,因為各種因緣的聚合而湊到一塊,我們稱為「緣起」。萬法因緣生,萬法因緣滅。這種生滅的真理可以應用到每件事情上。如果我們把現象描繪成具有自性,那麼該把那個自性稱為「空」。這個「空」並不是空虛,而是說它的性質是所有緣的聚合,而這些緣本身是無常和空的。這個空又可稱為「佛性」。這種佛性恰好與自我中心相對。

        所謂自我中心就是認為我們身上某處有個永恆的自我,這個「我」掌管了我們身、口、意的一切活動。更仔細觀察我們所謂的「我」時,會發現它也是因緣的聚合。「自我」其實是心理的污染和煩惱的核心——念頭、情緒、感情、觀念、記憶——而這些一直在轉換、改變、遷流、活動。當某人直接察覺到在自我的現象中沒有永恆存在的真實,也就是說,自我是空的,這就是體驗了佛性。

        佛法的中道意味著不執著於極端,也不執著中間。基本上,修行中道意味著不執著於「我」,也不執著於「我所」。如果能藉著修話頭之助做到這一點,那麼我們就是按照佛陀的中道而修行。

一盞燈


一盞燈」的詞曲作者是:馬來西亞-斯理。馬來西亞的國語,其實很多地方不是聽得很懂,看了歌詞會更容易一點。後來的日子裡,偶而也會放這卷專輯聽聽。


黑暗中的一盞燈 帶來了溫暖萬分
指引著這路途
使我不會迷了路
一盞燈
萬分恩 驅走黑夜的寒冷
心靈中的虛空
永遠永遠消失無蹤
一盞燈
點萬燈 讓它指引一切眾生

一盞燈在黑夜裡 更值得我們珍惜
燃燒著的是自己
貢獻出的是福利
一盞燈
點萬燈 讓這夜晚不再寒冷
讓眾生也一樣
感覺這份溫暖安祥
無盡燈
無盡恩 大慈大悲照世人
讓它指引一切眾生
大慈大悲照世人

http://file.buda.idv.tw/music/YZD01.mp3

速疾成佛的條件是什麼? 【引用印順導師法語】



速疾成佛的條件是什麼? 【引用印順導師法語】

    『解深密經』是唯識學的根本經典和最重要的思想,其中有一段文引般若經文並加以闡述:
「謂一切法皆無自性,無生無滅,本來寂靜,自性涅槃。」於是經中,若諸有情已種上品善根,已清淨諸障,已成熟相續,已多修勝解,已能積集上品福德智慧資糧。彼若聽聞如是法已,於我甚深密意言說,如實解了。於如是法,深生信解,於如是義,以無倒慧如實通達。依此通達善修習故,速疾能證最極究竟。」

        世出世間的一切法,都是緣起所成,也就是種種的條件所成的,不是一個獨立的自性或從自性上生起的。「自性」是什麼?自有自成,已有已成,就不需要生了。由於一切法皆無自性,只是種種因緣總合,才能生起各種可能。

    「無生無滅」:世間凡夫和外道經典,說生是常,有一個真實的東西,這都是錯誤的見解;一般斷滅見外道,說現在的生命是存在的,但生命結束了,便什麼都沒有了。佛法說「因緣所生」,沒有真實的能生,也沒有真實的永遠斷滅,無斷無常,一切法才能成立。

    「本來寂靜,自性涅槃」:一切法的本性,依三法印來說,一切法無我,無我的意思,就是空。經論大部份為聲聞說,沒有一個真實的自我,利根的人,一聽說無我,自然領會是空。空不是什麼都沒有,而是本身畢竟平等,由於空,才能引起因緣,但從它的本質來說,是畢竟寂滅的。「自性涅槃」是就一切法無我,究竟平等的真理。自性不是一般的自性,而是一切法的性質本來就是涅槃。換句話說,本來就是不生不滅,並不是現在有了智慧,由於智慧的觀照,把原來的自性消滅掉了,不是的,一切法本身就是究竟寂滅的。菩薩之所以能在生死中度眾,靠的就是這個觀念,為什麼?聲聞畏生,修學佛法,急於出離;菩薩了解煩惱性不真實,以智慧調伏煩惱,自然就不起作用,這樣,菩薩才有願力在長時大空、生死長流中發菩提心,面對一切眾生,忍受一切苦惱,完成無上佛道。此處形成大小乘聖者不同的觀點:小乘聖者雖然證入了涅槃,還說有真實的苦惱,畏懼極了;在菩薩的觀念中,當然也有苦惱,但了知煩惱沒有自性,所以能面對一切,說生死即涅槃,這是菩薩的特殊智慧和願力。

    「若諸有情,已種上品善根,已清淨諸障,已成熟相續」:「若諸有情」指學佛的有情。善根分上、中、下三品,上品善根以清淨智慧和大悲願力為根。假使在菩提道上,已種了上品善根而修學佛法的有情,因善根充份,善力深厚,就能把許多障礙降伏(不是斷)。如同地面上原來長滿了荒草、荊棘與葛藤,現在把它清除,遍種好的草皮,底下荒草、荊棘與葛藤就無法生長了,因為頂上有東西覆蓋住了,所以能種善根才能清淨諸障。廣泛地說,善根福德,清淨的因緣,部份成熟了,而且不斷地向上增進。「已多修勝解」:解也包括行,「勝解」就是在知見、觀念上,完全把握了佛法的重點,行為上也發揮了菩薩一分的真實精神,經過了長久時間的修行。「已能積集上品福德智慧資糧」:前面的四個條件具足了,更進一步,在長時大空中,以上品清淨心和大悲願配合,積集福德、智慧資糧,積集的相當充份了,這樣的菩薩,就大乘菩薩行來說,進入勝解行地了。

    「彼若聽聞如是法已,於我甚深密意言說,如實解了」:「彼」還是指的以上「諸有情」的「有情」,像這樣五種條件都具足了的有情,聽到佛說一切法皆無自性,無生無滅,本來寂靜,自性涅槃,就能如實的了解。佛說了義或勝義法空性,就本質說,是了義說;有許多人不了解或誤會其中道理,所以佛也用不明顯(即「密」之義)的說法,暫時把空性畢竟了義隱藏起來,但假使具足以上所說五種條件,則能了解過去佛所說的秘密言說,正是說明勝義法空性,對法的如實性,能徹底的領會、瞭解。

    「於如是法,深生信解,於如是義,以無倒慧如實通達」:「倒慧」就是無明、愚癡,世間人,不論大思想家、大議論家、大學問家,都偏於一邊,不是講唯心,就是講唯物,引起許多諍論、鬥爭,這些都是顛倒慧、生死邪慧。如果對佛所說一切法皆無自性,本來寂淨,自性涅槃的究竟了義說,真有了決定性的信心,進一步以不顛倒的清淨智慧,瞭解其中所含的深義,就能畢竟如實地通達佛法。

    「依此通達善修習故,速疾能證最極究竟」:通達佛法的本質,只是徹底了解,佛法重視整體行為,所以還要不斷地從善根、善業中,加強修習。「速疾能證最極究竟」:這句話重要極了,許多的大乘經上都說,發了菩提心,行菩薩道,很快地就成佛了,所以許多人不善領會,誤會一發菩提心,馬上就成佛了,或者說這生就成佛了。我特別把『解深密經』中這段話引出,就是要大家了解:「成佛」是人格、智慧、功德的絕對最極究竟,除了要具足五種「已」--「已種上品善根,已清淨諸障,已成熟相續,已多修勝解,已能積集上品福德智慧資糧」--之外,還要經過長時大空的修學。學佛把握了佛的本懷、本願,對眾生應盡的義務、責任大致了了,這時,沒有任何理由可以抵擋得住,必能速疾直向成佛的大道上邁進。

        修學佛法非同小可,輕言頓悟、成佛,真是把佛法談得太簡單了!現在修學佛法之人,一般傾向於兩極端:一、不管出家在家,眼光都注重在經濟上,所以儘管也學佛,真正的佛法觀念提不起來;二、認為這個世界太苦,所以求生他方淨土,這觀念沒錯,但是往生一切淨土有三個條件:不可以少善根、福德、因緣。我也天天念阿彌陀佛,原因是什麼?有人父母過世,我為他們念佛迴向,同時也報自己父母恩,但我是依阿彌陀佛因地發心念佛的,要具足功德、智慧、因緣。雖然,我是個無根甚或鈍根之人,但我肯定了佛法本質的精神。如果學大乘佛法的人,說起來受了菩薩戒,臨了還是只為了個人經濟或自了著想,充其量也不過是個小乘作風而已,甚至身心淨化方面還不如小乘呢!這不是兩極端嗎?他人看了,不禁要問:你們講菩薩道,到底講的什麼呀?!

佛法說無我,那麼誰解脫?誰成佛?【引用印順導師法語】

佛法說無我,那麼誰解脫?誰成佛?【引用印順導師法語】

        佛法講無我,另一方面,也講有我,無的我是什麼?簡單地說,一、無「補特伽羅(數取趣)我」:眾生起心動念,總以為有一個常而不變的靈魂在生死中流轉;二、無「薩迦耶見我」:一般人有了權力或特殊地位,就要發號施令,這是薩迦耶見我,特別是許多世間能力強的人,利用政治,建立自我地位,以自我為中心,大家都要聽命於他,在人類東西方歷史上屢見不鮮,都是這樣的一個我在作祟。

        佛法說無我,就是要去掉這兩種我,為什麼?一、是錯誤的觀念,二、是殘害人類的根源。佛法講有我,講的是「緣起之我」,生命從何而來?一般人認為是父母所生;從佛法的觀點來說,是由愚癡貪愛而來。犯了錯誤,感得生死的苦果,父母只是增上緣而已。但假如能好好利用生命,知道是種種因緣條件所成,分明無一個真實自我,如同這棟房子,看起來是一整體,一一打開,裏面的情形複雜得很,都是種種條件構成的;我們的身心,以現代的常識來說,都是波動,細胞、血球、種種生理組織和心理狀況,都是波動的,凡是波動的,都會變化。了解了這樣的原理,知道它是假的,好好地利用它,不執著它,成佛也得靠這個緣起之我,但決不是薩迦耶見我,更不是數取趣我。


大乘三系教理與觀行上有什麼異同?【引用印順導師法語】


大乘三系教理與觀行上有什麼異同【引用印順導師法語】

        從佛法的一貫性說,三法印貫通了大乘三系。簡括地說:「唯識宗」弘揚初期「諸行無常」,著重無常生滅,一切法種子在阿賴耶識中,即生即滅;「大乘空宗」著重諸法無我;「真常唯心」論著重「涅槃寂靜」。就真常唯心系涅槃的內容來說,具足了自性清淨心和許多稱性功德,如果善於體會,這樣的涅槃就是畢竟空性。再從印度的佛性來說,佛性有兩種:一、「理性佛性」,二、「行性佛性」。理性佛性人人本具,為什麼?一切法平等空性,小至比螞蟻更小的有情,也沒有離開空性,和諸佛一樣究竟無上,覺了空性可以成佛,是平等平等的。空宗說「法性、法住、法界」,也涵有常的意思,「法性」是本來如此,「法住」是必然如此,「法界」是普遍如此;既然是「如」,也就永恆不變。到了真常唯心論,說眾生自性清淨心是常,肯定真實的清淨心,這方面,如果好好地體會,不在自我上著相,還是歸到空宗本身的。

        大乘三系就修行觀照方面說,有其相同之處:唯識宗觀照外境的一切--廣泛地說,內在有漏身心,外在有為的一切--都是眾生的「遍計所執」,修學就要觀空這些,才能不因他生起虛妄煩惱。空宗說菩薩的基本的觀法:一方面要調和自我,因為自我是一切煩惱的根本;另一方面要廣觀法空。菩薩廣觀法空的原則是對治,一般人總執著一個實我,其實不管內外的一切,如果仔細地觀察,都沒有絕對的自性或恆常的我性。由於菩薩面對著一切法和一切根性,所以他雖然儘量地調伏自我,但更廣觀一切法空,淺顯地說,就是廣觀一切境空。真常唯心論的觀法是:一切眾生都執著物,因此追逐種種物,為物所困,現在觀察一切境界,都沒有真實的自性,因此能漸漸控制或遠離一分的煩惱。真常唯心論的論點是「法身本無差,真如無差別,皆是有佛性,是故說眾生皆有如來藏」。「法身」就是「理性佛性」,也就是「真如」,也就是「真理」的異名,沒有差別,空就是真如,真如遍一切,空也遍一切,因此,一切的眾生,就這一意義來說,都有真實自性,所以說一切有情眾生都有如來藏,換句話說,都有平等清淨的法性。

        從佛陀說法的次第方面來說,佛說法先說有,次說空,為什麼?因為就世間相對來說,有因有果;就教化眾生方面來說,必須先建立因果觀念。空義甚深,如果不善理解,誤會太深,將來任何因果觀念,會被一概推翻,所以佛說法先不說空。

        佛法說因果和一般因果不同:世俗因果說種瓜得瓜,種豆得豆;唯識學因果也說什麼樣的種子,起什麼樣的現行。世俗觀念中種瓜得瓜,種豆得豆的自性因果,講到微細處,有點不通。為什麼?因為種瓜永遠得瓜,種豆永遠得豆,就永遠無法改變了。佛法將因果對立起來說:「因不自因,由果故因,故非真因,果不自果,由因顯果」,因本身不是真因,由於果才知道有因。舉喻來說,兒女因為父母結合而有,所以說兒女不是原來如此,是從父母所生;兒女長大了,又子子孫孫的代代繁衍下去,也沒有一個真實的自性,所以就是因不自因,由果顯因,果不自果,由因顯果,是相對性的因果。

        在此,佛法說因果是可以改變的,正確地修學佛法,可以慢慢地把有漏的因果--自己的煩惱和錯誤行為--淘汰或完全清除,轉成無漏的因果。到了真正證入佛法的時候,因果觀念的對立也就消除了;如果還有對立觀念,是永遠不能證入佛法的。透出對立的觀念,才能把世間的因因果果,原原本本看得清楚。所以佛和龍樹菩薩都說過,為上根利智眾生,才直接說空,為什麼?因為他絕對不會存斷見,能悟入諸法無我,把世出世間一切洞照得清清楚楚,徹底無遺。因此般若經說對初學佛的新發心菩薩,說生滅不如幻,說生滅法是因果的,如果直接和他說生滅也如幻如化,他不了解如幻如化的深義,將引起誤會,以為沒有,所以對這一類眾生說生滅不如幻,生滅無常中,有因果性的警覺;為久學菩薩說生滅如幻如化,不生不滅,亦如幻如化,乃至無上佛果、涅槃、菩提皆如幻如化。為什麼?因為久學菩薩真正從諸法無我的空性中,通達了一切,和他說空如幻如化,了無執著,甚至大涅槃,大菩提,也是如幻如化,他就懂得了。

佛法說「無生」的真正意義是什麼?【引用印順導師法語】

佛法說「無生」的真正意義是什麼?【引用印順導師法語】

        佛法有一共同點:皆說「無我」、「無生」(部派佛教中有一派說有我,受到了嚴重的批評)。佛法,尤其是大乘佛法,不論是空宗,乃至真常唯心論,原則都是從「不生」中說起的。現在簡單地說:從空宗來說,一切法因緣所成,因緣所成的一切,不論物質、精神,仔細深入分析至最微細處,找不出個最後單元,所以空宗說不生。唯識家也說不生,說阿賴耶識不生,為什麼?阿賴耶識本身含有種子,和種子可說是不一不異,就相方面說,真是太微細了,不容易分別。說世間一切皆因阿賴耶識而有,是說從有漏種子生有漏,並非從阿賴耶識生一切,如果說從阿賴耶識生一切,非佛法說,為什麼?一因生多果,等於上帝創造世界、人、動物等等。佛法不這樣說,佛法中說第七識、第八識互為因、緣,遠離了一因生多果的過失。如來藏法門也說不生,這個不生是什麼?約佛法中的因來說,大乘法說十因,部派佛教一切有部說六因,另有一說五因--生因、依因、立因、持因、養因。依因、持因、立因,說一切法依如來藏而有的,並非從如來藏本身生出來,如果說從如來藏本身生出,佛法成了純粹的外道說。這一點許多人都忽視了,以為如來藏生起一切,其實是依如來藏而生起的,並非從如來藏生起的。

        印度如來藏思想有其特殊意義,和中國佛法所提倡的如來藏思想,多少不同,簡單說明如下:如來藏思想說如來佛性是常,有其對治的作用。佛滅後久了,許多在家出家人,逐漸忽視了戒律,傾向斷見,大乘佛法為了糾正這點,所以說佛性常,在其中好好發心修學,涵有勉勵之意。『華嚴經』說:「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」,多少近似了神我的說法。『法華經』說:「諸佛兩足尊,知法常無性,佛種從緣起,是故說一乘。是法住、法位、世間相常住,於道場知已,導師方便說。」意思是:佛是人中最尊貴的,他常說法無定性,換句話說,沒有一個自性,因為無自性,所以遇到好的因緣,從中把握,不斷地精進,人人都有成佛的份,所以說一乘。「法常無性」才是真正的法性,這樣常無性、畢竟空性的法性,是一定如是,決定如是的,是世間常住不變的真理。佛在道場覺悟了以後,為眾生說明真正實自性的常是沒有的。

        中國佛法常以真金喻佛性之常,以為真金永遠是那樣,也許中國古人理化常識不發達,所以才有如此的說法。現代理化知識告訴我們,有一種「王水」,溶化力極強極,真金投到裏面,馬上就溶化了,由此可見,真實常性是不可得的。『般若經』說:「是心非心,本性淨故」,眾生心並非一真實的心,本性清淨。「清淨」就是「空」的別名,眾生心性本來是清淨。如果了解清淨就是空的別名,起心動念都與畢竟平等空性相應,就能不著一切法;了知方面也不遺一切法。換句話說,在清淨光明的止觀中,普遍地了知一切。

        真常唯心論注重自性清淨心,有其特殊意義。從觀照方面說,特別向內在觀照,控制、消融了妄想、煩惱,內在清淨心顯發出來。當然,這與眾生根機有關,一般的根機,雖然內在清淨心顯發,還得有外在力量的促成,才能向清淨的佛道上邁進,如此相續久了,才能成就圓滿佛果,這是從唯心論的立場上說。當然,佛法重視內證,心力集中、清淨,才能入內證;但如果只一味強調內證,身心力量不能在外在發揮,這樣的內證,不一定能證到什麼。由於傾向於內在久了,只顧內在,形成與外在閉塞,種種問題就產生了。這種觀念的特別強調、強化,認為一切得趕快成佛,成佛之後,再度眾生。成佛,從佛法的本義說,一定要發菩提心,行菩薩道,難行能行,難忍能忍,不退不偏,積功累德,久不疲厭、不退轉,方能成佛;成佛後再度眾生的說法,與此恰恰相反。

        就實際情況說,中國後期禪宗--唐後的禪宗--有的祖師說肉團心中有一個無位真人在那裏放光說法,這從佛法正常的智慧的觀照來說,是一種神我的變形。中國禪宗對中國佛法貢獻極大,唐武宗滅法後,中國佛法靠禪宗的力量,得以維繫下來。但是,禪宗愈到後期,愈是關起門來修行,對世事漠不關心,一切等成了佛再說的作法(當然,也有其政治因素,現在姑且不說),導致世人,尤其是高級知識份子,不太了解佛法本身,認為出家人是大地主,在大寺廟中擁有田產,對社會缺乏貢獻,與之談道,又得不到高智慧的啟發,因而引起社會上強烈的反感,民初有人提倡廟產興學,就是由此導致的。

        學佛法,要把定一個原則:空宗說不生,唯識宗也說不生,如來藏學者也說不生,這是印度如來藏的思想,不是我們中國如來藏思想,這一定要把握得非常清楚。 

五事不具足【引用印順導師法語】

五事不具足【引用印順導師法語】

一、解深密經謂五事不具足的人,什麼是五事不俱

二、五事不俱會如何?
《解深密經》〈無自性相品〉說:久行利根者聽說一切法性空,就能現證。五事不具足的鈍根者聽了一切法空,不是反對空相應,就是顛倒僻解,自誤誤人。這暗示空相應經流行,對於根機不適合的,引起了嚴重的副作用,所以不能不解釋深密,成為顯了明白,易信易解的法門。

五事 : 於是(般若)經中,「若諸有情已種上品善根,已清淨諸障,已成熟相續,已多修勝解,已能積集上品福德智慧資糧。」具足如上五事,

五事不具足會怎樣 ? : 對諸法無自性的空性,能深生信解,以其無倒慧通達,善巧修習,速證菩提。但有些眾生對般若法門不信不解,或能信而不解,或起誤解,如此劣根眾生,法真教善的了義經,不能獲得法益,悲智圓滿的佛陀,不得不開演解深密經,依三自性來作顯了的解說:所謂一切法空,其實是約遍計所執自性而言;心心所等法的依他起自性,以及修唯識觀而證入唯識性的圓成實自性,都是實有不空的。圓成實性,又名空性,但是因空所顯性,空而不空的。這樣的抉擇空有,清楚解說,是謂了義說。對般若深義,既甚深又秘密,劣根有情不能解,故稱為不了義。

尊敬三寶‧三寶的重要性(四不壞信)

尊敬三寶‧三寶的重要性(四不壞信) 洪果巖分享

        你們過去、現在、未來都會遇到一些修行的人,記得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,這個人心經講得非常棒,金剛經講得如古佛再來,你還是要知道一件事,他有沒有「信佛、學法、敬僧」?

僧是僧團,就是清淨的出家眾團體。

        他有沒有恭敬僧、尊敬僧、頂禮僧?這非常重要,為什麼?沒有人出生就是出家人,想當出家人一定要因緣成就,不管是他宿世善根,或是後來努力都算。他成就這樣一個出家眾,還現一個出家身讓你看,出家眾有很多需要讓自己堅持跟智慧相應的生活觀念跟態度,最明顯就是戒。

        出家眾有戒律的行為,戒的行為的遵守跟他還是在家眾不見得是相應的生活,但他竟然有辦法發願、接受,還持續這樣做,所以這個人是人中之人、人上之人,他清楚知道這件事對自己有幫助,對他人有幫助,不容易做到,但他還是繼續做,所謂難行能行。

        例如:他知道自己有煩惱,但他不會讓自己想吃還是繼續吃,因為出家眾吃飯的時間是固定的。他難忍能忍,清楚知道割愛辭親,愛人、家人、名望、事業不容易放下,他還是能夠放下、歸零,難捨能捨。這樣的人不尊敬,要尊敬誰?

        加上出家眾也是佛陀時代修行賢聖僧生活方式的延續,經過2500年最沒有失真的,就是出家眾的生活跟出家眾的戒律。所以,想知道原始佛教,佛陀講什麼,去出家就對了。你知道戒律的生活與方式,你就最接近佛陀的時代。

        藏傳、南傳、北傳相應的內容最像的就是戒律的部份,條文雖然有些不同,但精神全部相應。

    「信佛、學法、敬僧、持戒」稱為四不壞信,如果一個住信的優婆夷(在家女眾),她說某個男眾出家眾有狀況,跟女生坐在一起,不知道講什麼話,我覺得他有問題。僧團的人一定要相信這個優婆夷的話,因為她住信,住信是證得須陀洹果。
所以「戒律、智慧、信」三個結合在一起了。

        四不壞信,不壞不退,稱為住信,住信意思是這輩子永遠不會退。住信是持四不壞信的戒,同時又是須陀洹(初果聖人)。要證悟智慧,才有辦法成為聖人,所以,智慧、戒律、信心成為等號。

        檢查一個修行者,最好的檢查點就是四不壞信,是否「信佛、學法、敬僧、持戒」?一個人說他有智慧,但不持戒,你要跑得跟飛的一樣,遠離他,盡量遠離(西藏上師除外,他可以用善巧方便來讓弟子產生另外的心境,最後把它打破,但這不能亂用,是很高明的人才能用)

    「信佛、學法、敬僧、持戒」是智慧很重要的根本,同時也是結果。阿含裡講到「信為能入」,華嚴經中講「信為道源功德母,戒為無上菩提本」。近代虛雲老和尚一輩子都是持戒的,他20歲出家,活到120歲,受了出家戒律100(僧臘100)。聖嚴法師的《四眾佛子共勉語》,第一句是「信佛學法敬僧,三寶萬世明燈」,他講到時間跟空間的永久解脫。如果你生生世世願意、相應、皈依、尊敬、身為、依附三寶,你就是三寶萬世,跟時間、空間的解脫相應,因為你跟燈在一起,被燈照到,你就有解脫的機會、力量、態度。

        所以修行的人「信佛、學法、敬僧、持戒」很重要,沒有皈依的人要去皈依,因為皈依,你就很清楚知道,你要生生世世親近相應智慧跟慈悲的善知識,身為人、最具體行持智慧跟慈悲的凡夫團體就是出家眾團體-清淨和合的僧團。

        四不壞信的關鍵是「智慧」,智慧的關鍵是「沒有我」。但他裡面又有我,是什麼我?有功能性的我,有智慧的我、覺知的我、清淨的我、無染的我。因為他是清淨無染,無色無相,所以不叫「我」。

        真正智慧的心是無色無相,因此參話頭要無色無相,才會跟他相應,而且感覺越少越好,越淡越好,長度會越長,但強度是遍時間、空間,遍虛空。

        智慧無色無相,不可能讓你去想、想到,因為想到有色有相,念頭是有色有相,因此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藉由創造而得到智慧心。

        智慧心是怎麼得到的?放下我。智慧心不是得到,而是去除妄想執著。我們生下來眼睛就有一層有色的隱形眼鏡,我們要看真實的現象,要把隱形眼鏡的鏡片拿掉,所以要證得智慧的關鍵是「放下妄想執著」,更精準的是「放下我」,再更精確的是「用方法放下我」,再更精準的就是「信佛、學法、敬僧、持戒」,然後「同時用功」。

        我們證得智慧不是因為我們得到智慧、追求到智慧,而是我們放下妄想執著,更精確放下妄想執著是什麼?放下我。精準的「放下我」是什麼?我們很難放下我,非得用方法,用方法並不代表是佛教徒,所以一定要「信佛、學法、敬僧、持戒」,這樣才是正確的佛教徒,這樣你就會得到正知正見的八正道的方法跟觀念,之後,你的方法非常專注跟合一,這時候,方法跟我同時消失的時候,就是智慧。

        所以,我們不是因為想把我放下就放下,這樣的人少之又少,而是因為我們能夠用好方法,最後方法與修行的自我心境同時消失。此時使用參話頭的方法叫做爆炸,疑團的自我心境被炸掉。

        使用默照的方法叫脫落,身心被放下,默照當時的默而常照、照而常默的心境、狀態脫落,所以還在默照當中不是智慧心,它是一個很薄膜的隱形眼鏡,它還是有隱形眼鏡,但它相應智慧的態度,只是它不是無我,它是一個清淨、統一、成片、空曠、沒有阻礙的我,還是我,還要經過最後那個剎那,禪修稱為漸修頓悟。

        頓悟就是「我」破掉了,我放下的剎那。但之前要漸修,解深密經講了能夠得到頓悟那個剎那的五個條件:(五事俱足)
一、已種上品善根。
二、已清淨諸障礙 (煩惱障、業障、報障)。
       (出家眾沒有現世的報障)。
三、已成熟相續 (慚愧、懺悔、感恩、廻向)。
四、已多聞勝解空性。
五、已積上品福德、智慧資糧。